http://img95.699pic.com/photo/50104/0411.jpg_wh300.jpg?63173
中新網北京3月1日電 (記者 夏賓)“開局‘十四五’,數字化時代的高效能社會治理”的“云”走訪座談會近日舉行,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行業代表、專家就數字化發展的普適性、數字科技對營商環境的賦能以及數據共享中的價值挖掘等議題展開討論。
當前,數據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在此基礎上,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水平是“十四五”期間的一大重要目標。
在大數據、云計算、AI等技術的推動下,數字化轉型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表示,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提升社會治理效率具有重大價值,但同時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同樣需要包容式的發展。
2020年11月,官方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要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特點的硬件產品和軟件的應用,要保證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能夠充分共享數字化發展紅利;诖,為老年人提供“特別定制”,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成為社會及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重點探索的議題。
據統計,當前全國共有2.54億老年人,其中僅有6000余萬人是網民。針對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難題,互聯網企業正通過多種措施持續推進數字適老。
以疫情期間解決老年群體健康碼出行為例,騰訊助力“深i您”健康碼提供“老幼健康碼查詢”功能,親屬經由老人同意后可代其查詢健康碼狀態;“粵省事”平臺全國率先上線刷身份證核驗健康碼的“健康防疫核驗系統”,老年人無手機也可便利出行。
騰訊政務云副總裁王景田透露,騰訊健康碼目前累計訪問量超過650億,而其中健康碼適老化相關功能已覆蓋全國至少3000萬老年群體,有效打破了疫情期間老年人的出行窘境。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在座談會上肯定了數字科技對數字化時代社會治理變革的核心推動作用,互聯網、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使得社會治理從過去對少量數據、孤立數據的掌握,轉變為對海量數據、關聯數據的掌握,決策者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掌握以前難以掌握的信息,更多的了解實際情況,增進政府與民眾的溝通,更好的匯聚民智,這樣有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他表示,加強法制化基礎上的數據共享,解決數據孤島現象,是推進社會治理高效化、公共服務精準化的重要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院長秦榮生認為,社會治理的參與者應該借助一切皆可數據化的思維方式和技術優勢,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智能化的優勢,獲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做到更加精準的洞察和預測,充分利用數據推進社會治理決策的科學化,實現社會治理的精準化,提高公共服務的高效能,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
在社會治理中,營商環境同樣是重要一環。營商環境的好壞體現了一座城市的軟實力和競爭力。近年來,數字化變革無疑已成優化營商環境、便利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有力引擎,“不見面審批”、企業“少跑腿”“零跑腿”成為不少地方激發經濟活力的有效舉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原董事長童國華表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通過數據賦能提升傳統企業的信息化能力至關重要,通過建立政府與企業間的數據通道,構建政府為企業服務的智慧應用場景,可以使政府和平臺企業能夠更好的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王景田表示,未來騰訊將繼續以云為基礎,依托微信、LBS、AI、安全等生態能力,聯合更多的生態合作伙伴不斷推出政務、出行、教育、醫療等領域的解決方案,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下助力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助推數字化時代社會治理加速變革。(完)